您的孩子在學習路上有動力嗎?

 

您的孩子在學習路上有動力嗎?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黃振南   2010.02.25

    各位家長,您的孩子在學習路上有動力嗎?教育孩子不能「常用」或「只用」,『宣示教育與呼口號教育』,需要有立即性付出與實際作為。

    能力+目標=動力,有目標理想與興趣,可是沒有能力;反觀有能力,卻沒有目標,一切空談,兩者缺一不可。

    人一輩子從出生開始,都離不開教育與學習,其方式可大致區分為,家庭教育、社會教育、學校教育三種,其目的無非是想提升人的生活能力,以期能適應未來,創造未來。人經學習創造能力,提升過程中,更須伴隨著所謂自發性興趣及目標當作導引,如此相輔相成,其學習動力將源源不絕,更可達「活到老,學到老」的終極目標。相信能力是階段性養成的,非能一蹴可及。然而自發性目標在幼童時期的學習,不易引導。

    舉例來說,百米短跑選手,心中都有著共同的目標,就是超越自己,超越世界紀錄,進而創造紀錄。這些目標,促使其不斷自我反覆練習與挑戰,在肌耐力與意志力及各項技巧能力提升下,挺進世界高峰,這全是自發性目標,帶動學習能力的最佳表現,也是成年人的的自我期許與目標方式。

    再者大學學測剛過,今年突破以往紀錄達200位滿級分,其中不乏是靠自我努力,自主學習得來的成果,更有肢障及家境不佳的學生不因此低頭,這成果不能稱為奇蹟,反應視為必然的成果,因為有志者事竟成。這是年輕學子的自我突破與滿足的成就感表現。

    而幼童的學習方式,須靠同儕相互模仿及環境氣氛養成,與實做中學習,遊戲中教導的特性,逐步達成目標,創造各小點得滿足與成就,進而養成自己追求滿足與成就感的好習慣,這是未來走向自主學習型的前哨站。

    雖然綜觀各項學習中,適度的壓力也是動力的來源,但拿捏要得宜,不然易造成過度壓力,而失去追求學習目標與興趣,自我放逐。

    在論語先進篇中,子路問:「聞斯行諸?」子曰:「有父兄在,如之何其聞斯行之!」冉有問:「聞斯行諸?」子曰:「聞斯行之!」……可知孔子對其弟子的教育方式,是依其個性與能力不同,做不同的個別指導,故提倡「因材施教」。

    各位家長,當孩子的規劃目標無法達成時,先判斷是怠惰還是能力不足,前者須多增加信心與鼓勵,而後者除鼓勵外,尚需家長用智慧,找到適合提升孩子能力的方法,或者該降低標準,設定階段性目標,以利達成。千萬不要在這漫長的學習型生涯中,提早放棄自己的理想與目標。您知道嗎?長期或經常性的失落與挫折感,容易變成一種壞習慣喔!

 

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

讀經把幼兒基礎教育變簡單了!提升學習能力,像養蠶寶寶一樣!

用對的方法,給我時間,成長進步看得見!

蠶寶寶讀經幼兒園歡迎您!07-3503108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蠶寶寶讀經幼兒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