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讓孩子與聖賢對話,楊定一博士教出三位高材生 】
轉載自(非凡新聞週刊 2008-11 張惠清)
 
「經典的意義,會隨生命經驗前進。」
 
長庚生技董事長,楊定一的三個小孩,都是讀經長大的,就讀哈佛、麻省理工學院。他認為藉由讀經薰陶,不僅能增強孩子學習能力,對特殊兒童,尤其有神奇效果。
 
五歲時被檢查出是過動兒的皓皓,每到星期天就特別興奮,他主動背起最愛的鹹蛋超人小包包,吵著媽嗎帶他去兒童讀經班,在那裡,有親切的老師,帶著他轉圈圈、比手勢,蹦蹦跳跳的朗誦唐詩三百首。兩、三個月下來,皓皓不再隨意跳上飯桌、打亂餐盤,也不會唐突的跑進廚房,亂開瓦斯,還會帶著三歲的妹妹,一起念《論語》。
 
推動特殊兒童免費讀經
 
坐在皓皓旁邊的圓圓,患有學習障礙,她不喜歡上學,也不愛說話,每天只愛盯著電視看。進入讀經班以後,天天朗誦四書、《論語》、《莊子》等經書,三個月下來,她開始願意,跟著家人講話,還每天吵著要去上學!
 
皓皓與圓圓,每個星期最愛前往的讀經班,位在毫不起眼的民生東路小巷弄裡,大多數人並不知道,這裡就是長庚生技,董事長楊定一回國後,在國內成立的第一所特殊教育讀經班,設立至今已四年,從未向家長收取任何費用。
 
目前全球,約有一千萬名兒童,接受過讀經的啟蒙,但是楊定一推動特殊兒童讀經班,更進一步幫助了,不少腦性麻痹病童、遲緩兒以及過動兒等。這些小孩有的到了三、四歲才會叫「媽媽」,有的自閉情況嚴重到,連父母都想放棄,卻讓一本本,可能被人視為八股的古經書、一句句可能已被人遺忘的詩詞,給救了回來。
 
早在一九九九年,楊定一就和妻子王瑞華,在美國推廣讀經活動。楊定一說,一天只要十五分鐘,到一小時不等的朗誦,就能悄悄改變,這些特殊小孩的學習能力,也讓不少無助家庭,點燃對生命的希望與喜悅。
 
兩周即見過動現象改善
 
楊定一的理論很簡單,透過讀經搭配物理治療及運動,一方面可以改善,孩子的說話方式,另一方面還能打通他們,原本氣阻的部位,氣通了,身體健康就會進步。
 
「讀經只是治療的其中一環,朗誦其實也是一種功夫,可以讓小朋友,訓練開口講話的勇氣,讓他們講話比較清楚,而且朗誦會改變呼吸快慢,也是針對體質在調整。」楊定一說,有些過動兒,要他們靜靜坐在位子上讀書,根本不可能,但這些小朋友進入讀經班,會很自然的拿著書本,跟著老師一起朗誦,如果回到家父母帶著念,每天讀經四小時以上,大約兩周左右,就可以改善過動的現象,如果一星期讀經一天,大約兩個月,就能看到改變。
 
除了對特殊兒童的改善,有神奇的效果外,讀經對於一般孩子的智力發展,也很有用。從小就是天才兒童的楊定一,十三歲考上醫學院,二十一歲取得雙博士,他的天才基因,也遺傳至三個子女,長女楊元甯,未滿十六歲就已經出版,書寫流暢的中英文插畫童書,如今已經是哈佛大學高材生,老二楊元平也在今年,高分進入麻省理工學院。朗誦古典文獻的成就,直接展現他的三個小孩身上。
 
小孩受益個個成高材生
 
「小時候讓他們讀經,包括唐詩、《三字經》、《易經》或是《道德經》,也讓他們念莎士比亞,優美的文章,還有就是多跟他們溝通。」楊定一說,「讀經效果真的很驚人,在美國,老師特別稱讚我們家小朋友,英文語文法特別好,寫出來的文章,跟別人不一樣,特別有結構,我才驚覺原來小時候讀經、讀詩詞的力量,是這麼強大。」
 
提到孩子,楊定一放心的說,自己工作忙,美國、臺灣兩地跑,卻不擔心三個小孩的生活,甚至楊元寧,暑假到紐約當模特兒,也都不擔心會被影響,因為他深信孩子從小在讀經中,已經學會判別對與錯。
 
長女楊元甯,也深深體會讀經的神奇效果。「我大概三、四歲才開始朗誦,但弟弟元平兩歲就開始了,我們會一起朗誦《老子》、《大學》、《中庸》,以及唐詩、《佛經》、《聖經》,爸爸還會為我們朗誦「美國人權宣言」、「我有一個夢」(馬丁路德金恩著名演說)、莎士比亞文學等。」她說,小時候讀古文,只是好玩,長大後發現,那些文字好像有生命,不同的時候會跑出來,產生新的意義,尤其是進入大學後,還會把從小所讀、所吸收的東西,與自己的思想結合。 
 
朗誦可直接與古人對話
 
「經典的意義,會隨著每個人的生命經驗前進」楊定一說,這不是理論,也不是空想,經典會與時俱進,隨著人生智慧增長,而有不同的體會。另外,不少剛接觸讀經的家長,每回遇到楊定一,總會一臉狐疑的問他,為什麼是讀這些經?為什麼不用跟小孩,解釋字面上的意思,這樣真的有效嗎?
 
楊定一笑著說,「你看我三個小孩,都是讀經長大的,就讓小孩朗誦,不要刻意去解釋,小孩反而可以直接,跟這些古人對話!」直接與古人對話?聽來有些玄妙,但身為科學家與醫師的楊定一,卻有一套證明理論。
 
他認為讀經,所推薦的四書五經、唐詩或者是《道德經》等,流傳至今全部都超過一兩千年,「請問,有什麼文章,可以經得起這麼久時間的考驗,卻沒有衰退,一代一代的被傳誦著?」所以,這些書籍,其實就是人生的經典,涵蓋文化與生命,雖沒有特定的宗教意涵,但可以發現內容,全都是引人為善,而且十分強調「善良的行為」,搭配韻律的文選朗誦,更可以讓孩子達到紓解、平靜的作用,也為孩子提供一個心靈出口。
 
經文薰陶不須刻意解釋
 
楊定一曾在美國,針對過兒童腦波變化做研究,他發現,當小朋友朗誦古文時,腦波的狀態與靜坐時一樣,彼此平行,如一道巨大的雷射光波,這代表著深層的紓解與冥想,更是讓大腦,發揮創意的必要條件。
 
至於,為何不須解釋經文意義?楊定一說,大人講的不一定正確,因為大人會加入,許多個人我執的成見,讓孩子直接朗誦、和大師對話,孩子們會有足夠的智慧瞭解,經文也不至於因為大人的解釋,而扭曲原意。
 
「每個小孩都是天才,領悟的時間,雖然各個不同,但只要長時間朗誦,就會發現對他們為人處事發生一些正向的變化。」楊定一說,父母和小朋友談道德,孩子不一定懂,但是聖人留下的辭句,對孩子會有潛移默化的效用,等於對小朋友的人生,做了正面價值引導,在高道德標準長期薰陶之下,長大後面對生命的逆境或誘惑,也知道如何因應。
 
而且研究也發現,讀經的孩子,比一般兒童記憶力更強,且讀經時腦波變化,類似深度打坐時的反應,由β波轉為緩慢的α波,身心也變得寧靜安詳,注意力也更為集中。
 
亂世給孩子最好的禮物
 
訪談間,楊定一有感而發的說,臺灣競爭激烈,父母總是把自身的焦慮和不安,傳達到兒童教育上。成人常因忙碌,而無法回應孩子的每個行為,總是到失去耐性後發作,讓孩子收到錯誤的訊息,也為父母兩極化的行為感到困惑,甚至在日後,模仿同樣的神經質行為模式。
 
父母最好以開放的方式,來溝通孩子的行為,而不要迂回批評、反控,或神經質的咒駡,這樣能幫助孩子,清楚的瞭解他們該如何回應。透過經文朗誦,父母和孩子都可以接觸經典智慧,達到身心靈轉化的的諧振、均衡狀態,也算是在亂世中,送給小孩最珍貴的禮物。
arrow
arrow

    蠶寶寶讀經幼兒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